东至县:筑牢健康防线 托起幸福夕阳
作者:佚名 来源: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时间:2025-10-10
近年来,东至县卫健委始终将保障老年人健康权益置于民生工作核心位置,立足部门职能定位,以医养结合为突破口、健康管理为着力点、服务提升为总目标,全方位构建老龄健康服务体系,为县域老年人幸福感、获得感筑牢健康基石。
完善政策体系,织密服务网络。围绕老年人多元化健康服务需求,构建“政府主导、部门协同、社会参与”的老龄健康工作机制,先后出台深化医养结合、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养老、发展智慧健康养老等专项扶持政策。在土地规划、财政投入、人才引进上推出多项激励措施,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,逐步形成“居家为基础、社区为依托、机构为补充、医养相结合”的县域老龄健康服务网络。
整合医疗资源,推动模式转型。依托县总医院模式下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,该县最大程度整合县、乡、村三级医疗资源,推进医疗卫生一体化管理,显著提升县域医疗资源配置效率与运行效能。通过建立“有序转诊+远程医疗+ 健康管理”服务闭环,实现医疗卫生服务从“以治病为中心”向“以健康为中心”的根本性转变,构建起符合东至县情、覆盖城乡全域、权责划分清晰、保障措施有力的老龄健康协同发展新格局。
搭建智慧平台,促进信息共享。以“智慧东至”建设为契机,按照居民医疗服务、公共卫生、健康管理“一张网”思路,建成县域健康大数据中心,推动公共卫生资源与医疗资源深度融合,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。同步建成智慧中医药服务共享中心,将优质中医药服务延伸至乡镇、村(社区)基层网点,实现县域中医药服务统一管理、同质化供给。此外,县域检验、影像、心电、消毒供应、介入等五大中心全面建成,实现检查检验结果“互联、互认、互通”,有效解决偏远地区医疗技术力量薄弱、老年人就医难的问题,促进县乡两级医疗机构协同发展。
聚焦医养融合,打造多元化健康养老服务新模式。筑牢医养服务网底,夯实健康管理基础。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。组建“1+1+1”健康管理团队,建立了以家庭医生为主体、全科专科有效联动、医防有机融合的服务模式,为老年人提供优质、连续、综合的健康管理服务。截至目前,全县65岁以上常住老年人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人数达73425人,签约覆盖率稳步提升至84.23%。提升医养机构服务能力。全县15个乡镇敬老院全部配套设立医务室,采取“每周定期巡诊”模式,为院内老人提供慢性病管理、健康指导、日常诊疗等服务,实现“养老机构有医疗、老人小病不出院”。完善电子健康档案管理。为签约老年人建立动态更新的电子健康档案,档案动态管理率达98.6%,位居全市前列,为精准健康服务提供数据支撑。
增强医养服务供给,满足多元健康需求。推行“三师共管”慢病管理。县总医院各乡镇院区组建由全科医师、专科医师(心血管、内分泌等专科)、健康管理师构成的基本公卫服务团队,为60岁以上老年人提供全周期健康管理;针对高血压、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开展精细化用药指导、生活方式干预与定期随访。该模式实施后,全县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显著提升至76.5%。实施“智慧助老健康守护”。县中医院老年养护中心为失能老人配备清雷科技毫米波睡眠监测仪,实时采集心率、呼吸、脉搏等关键健康数据。一旦监测数据出现异常,智能终端将立即向医护人员、家属推送预警信息,确保第一时间开展救治,实现失能老人健康照护“全天候、无间断”。落实计生特困家庭护理补贴。
强化人才培育与优质创建,培育专业高效医养服务新力量。加强人才队伍建设,夯实基层服务根基。推进定向医学生培养。截至目前,全县累计免费培养订单定向医学生138人,其中65人已安置就业(含在规培基地培训人员),73人正在医学院校就读,所有学员均签订服务协议,毕业后将全部充实基层卫生队伍,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。实施“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”计划。过去6年,全县累计培养村医108 人,63人已安置在岗,通过提升村医专业素养,为居家养老老人提供更优质、便捷的上门医疗服务,打通老龄健康服务 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推进示范创建与医养联合,提升服务整体水平。开展优质医养结合示范创建。自2022年起,该县积极参与国家、省级优质医养结合示范创建,目前已成功创建全国医养结合示范机构1家、省级优质医养结合示范单位(含机构、中心)9 家,以“示范引领、以点带面”的方式,全面提升县域医养、康养服务能力与水平。建设三级医养联合体。2025 年,该县被省卫健委确定为医养联合体建设试点县。由县卫健委、县民政局、县总医院及相关乡镇政府协同推进,建成以县中医医院为龙头、乡镇卫生院为枢纽、医养结合机构为网点的三级医养联合体。通过联合体建设,形成“医疗—康复—养老”服务闭环,建立医疗机构与医养结合机构间业务协作、双向转诊长效机制,为老年人提供疾病诊疗、康复护理、生活照料、精神慰藉等全方位、全周期医养结合服务,切实提升老年人健康水平与生活质量。
原文链接:https://wjw.ah.gov.cn/xwzx/sxgz/58003661.html
[免责声明]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,仅供学习交流使用,不构成商业目的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。